• 教学成果

地方院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施

作者:摄影:来源:研究生院(学科建设处)2017-04-051

1.主要解决的研究生教育实践问题

    地方院校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三个瓶颈问题:

   (1)分层次、分类别的研究生教育质量标准不明确,导致培养模式同质化问题没有明显改善;

   (2)研究生教育保障机制不完善,不能有效服务于质量标准的达成;

   (3)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不协调,研究生教育监控体系不健全

2.解决实践问题的方法

    构建并实施以标准、标杆、机制、保障为指导思想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。

   1)明确质量标准。分类别、分层次、分学科制定研究生培养标准和学位授予标准;培育和评审优秀学位论文,树立研究生培养质量标杆。

   (2以服务质量标准达成为目标,完善保障机制。将导师资格向招生资格转变,建立以培养质量为导向的招生计划分配制度,开办导师学校,试行导师组制度,提升导师指导能力。围绕各类国家级平台,打造高水平研究生培养平台。试行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-审核制,加大硕博连续选拔力度,实施推免奖励计划,着力提高生源质量高度重视课程学习的作用,推进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,开展百门核心课程、百家实践基地等建设工作,加大研究生教材建设力度,支撑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。设立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专项项目,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。

   (3以评价质量标准是否达成为目标,健全监控体系。健全以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,以学校自我监督为基础,学术组织、行业部门和社会机构参与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体系。在学校内部,推进学位点自评估和动态调整,开展突出质量权重的绩效考核,营造质量文化,强化学院、学位点和导师的质量意识;实施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制度,对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价。在学校外部,积极参与学位点评估、学位点认证、论文抽查和满意度调研,并将结果用于研究生教育质量持续改进。

3.创新点

    (1)强调目标引领和顶层设计,以提升质量为核心,从明确质量标准、完善保障机制和健全监控体系等三个角度推进改革,方案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。

    (2)改革方案从大处着眼,细处着手,精准着力于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,在地方院校中推广应用价值高。

    (3)以评价质量标准是否达成为目标,内部监控和外部监控协同作用,用于研究生教育质量持续改进。

4.推广应用成果及贡献

    (1)人才培养成果显著:学校授予博士和硕士分别占比省属高校的30%15%,整体培养质量稳中有升,优秀学生个体不断涌现。

    (2)标志性成果丰富:学校连续两次列入教育部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试点;3个学位点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;MBA教育通过AMBA国际认证;3个学位授权点顺利通过全国专项评估。

    (3)研究生教育对学校学科建设、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提供了强有力支撑。

    (4)成果推广:改革方案受到新闻媒体广泛关注,十余所高校来校交流访问。